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5-10-02 10:01:47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七篇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七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2.3

  教学难点:2.3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故事画面或挂图及阅读要求、《一千零一夜》、小黑板;生:《一千零一夜》、《东郭先生和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前几篇课文,把我们引入了故事长廊。今天,我们再次阅读精彩的神话故事,《渔夫的故事》,从中去获得收获。

齐读课题

二、明确阅读要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默读连接语,用”--“句出阅读要求,课件展示。

2.阅读要求: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家人听,根据以往阅读的方法,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1)独立思考。

(2)四人小组讨论。

(3)抽说(分意义段,读懂每段重点内容。依次抓每段重点内容讲述。)

三、自学生字词、多音字

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音形及词义。

2.读小黑板生字词(齐读、抽读、去掉音节读)。

3.读多音字。

撒sā撒网塞sāi塞车

sǎ撒种sài塞北

四、自学解决,简要讲述故事

1.自读课文,分意义段,并把段意写在书上。(给一定时间读书。教师巡视与生探讨。)

第一意义段(1-4自然段)渔夫捕鱼捞起了一个黄铜胆瓶,用小刀撬去瓶口锡封,一股青烟冒出变成魔鬼。

第二意义段(5-15自然段)魔鬼听说所罗门已死,没有惧怕,于是要杀死救他的渔夫,并讲出了理由。

第三意义段(16-25自然段)渔夫引诱魔鬼再次进入瓶里,并封住瓶口,战胜了魔鬼,转危为安。

2.生小声简述故事。

3.抽生讲述,其余认真听,等会补充,修正。(多媒体展示故事或挂图,图书结合看,并板书。)

五、揭示中心思想

1.出示多媒体阅读要求:认真默读课文,看看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渔夫用什么救了自己?

2.默读思考(给一定读书时间,教师与生探讨)。

3.四人小组讨论(要求:组长管理,从参与,教师参与。)

4.集体讨论,充分发表意见。

渔夫放出了魔鬼,救了他,魔鬼恩将仇报反而要杀渔夫。渔夫对魔鬼说:“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魔鬼要让渔夫想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就钻进瓶里,渔夫立刻封住了瓶口。渔夫战胜了魔鬼,救了自己。

渔夫设计引诱魔鬼进入瓶里,就可救自己。渔夫假装不相信魔鬼是住在瓶里,说:“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相信。”激将魔鬼,魔鬼要让渔夫相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钻入了瓶里。

渔夫用智慧救了自己,战胜了魔鬼。(板书)

5.读第三意义段。

六、读《东郭先生和狼》,认识魔鬼的本性

七、拓展

1.读资料表。

2.读《一千零一夜》。

板书设计

32*渔夫的故事

渔夫捕鱼捞到黄铜胆瓶放出魔鬼

魔鬼要杀渔夫恩将仇报

渔夫引诱魔鬼入瓶用智慧战胜魔鬼

教后记: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作品中的主要对话。

2.通过观察图片及表演,感知、理解作品幽默诙谐的风格。

3.体验朋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小猫、小狗、小猪、小熊头饰。

3.蝴蝶道具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用很神秘的口吻):这本书里面藏着非常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追呀追》。

2.教师边慢慢地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教师讲到一定的故事情节时,从出示相应的头饰引导幼儿观察。

3.教师采用边讲故事边提问的方法,鼓励幼儿参与故事的讲述。

讲到“小狗看见啦……”时,教师提问:小狗的鞋子怎么啦?它知道吗?

讲到“小猪看见啦……”时,教师提问:小猪说什么?它的眼镜怎么啦?它知道吗?

讲到“小熊看见啦……”时,教师提问:小熊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学一学小熊捡帽子、捡鞋子、捡眼镜及追的动作。)

讲到“蝴蝶飞进花丛里不见啦……”时,教师边做喘气的动作边提问:小猫、小狗和小猪累得怎样?

讲到“小猫着急啦、小狗着急啦、小猪着急啦”时,教师分别拉长音调让幼儿接说。

讲到“小熊追过来,累得呼呼喘”时,教师做喘气的动作让幼儿接说,并提问:小熊是怎么说的?

4.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教师帮助幼儿分配好小猫、小狗、小猪、小熊等角色,并戴上头饰。

故事的叙述部分由教师带领没有扮演角色的幼儿讲,讲到故事中的对话时,分角色进行对话。

启发幼儿用有趣的动作表现小动物们掉东西的情景。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

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

1.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 ……此处隐藏961个字……称,大致了解各种车的用途;巩固19个生字词,正确书写共、汽、无、行4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认识19个生字词,会写共、汽、无、行4个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到了车的世界,认识了许多车,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些汉字新朋友。我们来回忆一下昨天认识的车吧!(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车。)

2、看画面,说说车的名称。

3、利用各种形式复习生字词。

4、把自己知道的车的名称与用途跟小伙伴说说。

二、学习生字。

1、(出示课件)小朋友们,你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字,看看你认识屏幕中的哪些字?

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小组里的成员讨论识字。

4、汇报交流小组学习生字的情况。

5、用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说话。

三、巩固练习。

1、做找朋友游戏。

(1)音节、词找朋友。

(2)图、词找朋友。

2、听音找卡片游戏。

3、出示连线题。(课件出示各种车的图片和车名生字间的连线。)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写的四个字。

2、观察它们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一说怎样写能把字写漂亮?

重点指导汽、行、无三个字。

强调行和汽字都是左右结构,左右两边写得要匀称。提示写好汽的最后一笔。

无是独体字,整个字占四个格。

3、请平时写字好的学生上台表演,然后评议。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写完了与同学交流。

五、课外拓展。

1、你还会写本课的哪些生字?试着写一写。

2、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各种车的用途。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习作训练,教材前面一段话先介绍什么是见闻及见闻的场所;接着讲这次作文的要求,从许多所见所闻中选一件写一话;最后提出这次作文的两点具体要求,一要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二要写清楚见闻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次指导学生写见闻,因此,首先要指导学生读懂教材,了解什么是见闻,哪些是新鲜事,引导学生通过回忆,选好作文的材料;其次,要结合三级作文训练要求,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连句成的方法上,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组织材料;再次,在教学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向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等思想教育,进行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教育。

二、 教学目标

1、 懂得什么叫“见闻”,哪些是新鲜事。

2、 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 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 结合习作训练,有机地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赞扬社会主义新人、新事、新风尚,讴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成就等思想教育。

三、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指导审题。

① 揭题,了什么叫“见闻”。

(什么叫“见闻”?“见”就是看到的,“闻”就是听到的;“见闻”也就是看到的或者听到的事情。

② 读文,明确哪些是“新事”。

A 读课文第一句,思考:

课文向我们提示了“见闻”的哪些场所?

指导:“见闻”一般指自己家庭以外所看到、听到的新鲜事。

B 出示判断:

下列材料,哪些属于新鲜事?哪些不属于新鲜事?为什么?

a) 老师带我们参观开发区,我们见到了开发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b) 村民集资新修了一座庙,许多老太太来烧香菩萨,不海豹小朋友围着看热闹。

c) 星期天,我跟随爸爸妈妈逛义乌小商品市场,市场很大,小商口琳琅满目,习东西的人大包小包提了很多,人人都喜气洋洋。

d) 上学路上,我看到一个小偷被人抓住了,送到派出所去。

e) 学校组织了援建“浙藏希望小学”捐款仪式,同学们把自己的零花钱都捐了出来。

f) 班上有名的“小调皮”今天美术课被美术老师批评了,老师还扣了我们班里的纪律分,同学们都指责“小调皮”损害了班级荣誉。

g) 住在乡下的家新装了电话机,还打算买一只BP机。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鼓励学生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 会写生字,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卡片 图片 相关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都有温暖的家。而且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那么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

2、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

3、揭题,学生齐读

二、新课教学, 生字教学

(一)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师: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如(三字经)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对有困难的音进行指导。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师生正音

(二) 生字教学

1、 出示带拼音词语 ,识记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出示三字经巩固生字

三、写字教学

1、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 交流

3、练写

四、课文教学

1、出示一幅画, 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

学习第一句话:小朋友,正少年,尊长辈,懂礼貌。生字用红字体标出。

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2、学习二、三、四句:同上教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

二、学习最后一句

(一)读全文

1、生字都认识了,课文应该读的更好, 自读全文。

2、 指名读句子。

(二)学习最后一句

1、长辈们为什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醒,让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爱家呢?

3、读一读、听一听谁是最爱家的。

三、写字教学

洗 扫 认真

1、教师范写

2、生描红 交流

3、生练写

四、朗读课文

五、拓展

念儿歌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