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读后感

时间:2025-10-02 11:10:07
《线》读后感

《线》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线》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线》读后感1

俗话说“读书,多读教育经典,经典可以使人趋真向善;经典可以使人宁静志远;经典可以使人荣辱不惊;经典可以使人气质高雅;经典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改变我们的人生。”前不久我拜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教师》这本书。

书中的“十个一线”即“一线作业学、一线纪律学、一线协助学、一线情感学、一线育人学、一线自立学、一线个案学、一线激励学、一线复习学、一线反思学”给了我无限的思考。这不就是我们一线教师工作真实写照吗?

书中记录了管老师作为一名基层的一线教师,每天大量付出,却不为人知的部分,看书中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例子,仿佛就在记录身边的琐事。这其实应该是我们每个一线老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曾经或正在抑或将来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学生作业问题,课堂纪律问题,班级管理问题,育人问题,考试复习问题及教学反思问题等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管老师以自己的智慧,以一个探索者的精神记录了自己的解决这些问题的良策。这过程中,管老师设身处地地道出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困惑与迷茫,忙碌与艰辛却又快乐地工作着。这应该也是我们每一位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一线老师的心声,同进也为我们在教学方法,管理策略作了很好的引领,对我们真是大有裨益啊。

让人佩服的一点是管建刚是一位校长,作为校长的他,能如此超脱,一心一意教自己的书,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蹲下来悉心聆听他们的心声,熟悉他们的呼吸,为孩子们提供最切合的教育,为他们铺设好最适合他们的道路,让学生们能够在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声中他们张扬个性,茁壮成长。什么叫用心做教育,这就是最好的回答!读《一线教师》感想很多,反思自己,总觉得自己有以下几方面忽略了:

一、轻视学生独立个体的精神需求,忽略了学生“精神关怀”的需要,学生有着丰富的精神需要,是一个充满他自己的思想,情感、欲望,需要的生命体更需要老师对其进行“精神关怀”的心里需要。

二、漠视学生和老师同学的自尊需要,忽略了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教师应该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平视学生,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任,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从而主动亲近教师。

三、缺乏倾听的.耐心,忽略了学生的“真情告白”其实每件事学生都有他人心里的“认为”,这是学生对事物的判断,他的“是对是错、是美是丑”也是有标准的,也许这评分标准可能需要调整和指导。

四、“臆断”封住了学生的“辩解”,忽略了对“真实容观”的认识,教师应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要重视学生的存在和需要,尊重学生的行为选择和奇思妙想。

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正视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要了解学生喜欢怎样的老师,并不断修正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这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

《线》读后感2

寒假在家,在调整自己、筹备过节、走亲访友的同时,我没有忘记每天晚上睡觉前翻看床头的《一线教师》这本书。管老师是用自己的行动在写书,在告诉我们为师的真谛。他的很多方法都是我们看到就能用上的,很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本书《一线教师》。里面为班主任出了很多招儿,很有借鉴价值。“家长做试卷”出十道测试题,测试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程度。家长做好后,班级小干部收上去,与同学预先写好的答案对照批改。我相信,这个活动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特别是那些将孩子的教育责任一股脑推给学校的家长,会有一份特殊的体验和思考。想象平时我们也召开家长会,可每次都是老师讲家长听,什么作业要求、学习纪律、注意事项之类的,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家长听的`不屑于顾,完全没有老师和家长的互动。看到这里,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思 。是呀!每次家长会后,家长都会给老师丢下这么几句话:孩子交给你了,不听话你可以收拾他;俺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咋样?俺孩子你抓紧点儿,他就是太贪玩儿了,俺孩子你多费心了,以后你多管教等等。在他们认为教育孩子就是老师你的事情,很少家长会说些会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好孩子之类的话语。以后家长会上,我们也可这样出些测试题来测试一下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很多家长以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孩子送到学校他们就万事大吉啦!当孩子学习落后时,当孩子行为有异常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老师对他的孩子关注不够,却没有想到自己对孩子了解多少,关心多少。“家长做试卷”活动可以让那些将教育责任一股脑儿推给学校的家长,有一份特殊的体验和思考。“卫生清单制、值日单位1制”实行目标责任制,既给学生压力又让他们有了动力,还增强了他们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其实,书中说到的班级卫生情况,又何尝不是作为班主任的我们经常遇到的并为之头疼的呢?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有时训斥,有时调查,有时惩罚,也有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至于班级卫生时好时坏。其实,做任何事情,要想把它做好都不容易,这就需要我们动脑筋想办法,就像文中所说的,刚开始,必须每天都有老师看着学生做值日,给值日生打分,实行“组长责任制”,要给组长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还要明确任务,就像文中所说的“卫生清单制”,给组长落实的方向,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除此之外,还要让他们明白大家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荣辱与共,既给他们压力还要给他们动力,最终更要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劳动带给他们的自豪和快乐。

总之,要想班级有很好的发展,是需要我们反思、总结、想办法,充分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不要孤军奋战,要相信集体的力量,争取家长的支持,班干部的协助,任课老师的配合,因为团结就是力量。

《线》读后感3

初识《一线教师》,是在上学期的一次会议上毛校长给我们推荐的。趁着这次暑假闲暇时光,仔细品读了一番。

书中提到的问题都是我们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比如说“纪律问题”、“复习问题”、“作业问题”、“班级卫生问题”等等,细小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作者通过例举自己亲历亲为之事展示了自己独特的处理方法和艺术,也为我们今后处理相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方法。

书中提到的案例大多都用到了激励的手段,而且运用得比较成功。正如管老师所说的:“善于激励的老师,能够焕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于干枯中找到一汪清澈的泉涌;能够点燃起学生内在的精神火种,于困境中获得超越的勇气和力量;能够给学生心中镌刻入奔腾的蓝图,于失败中想见成功的喜悦和美好。”可见,激励在教学当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运用得好的话,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们应该结合小学生们的认知规律,兴趣爱好进行备课、授课;根据他们乐于鼓励、表扬,厌恶批评、指责的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励学生,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自觉地、能动地根据个人特 ……此处隐藏10167个字……实相符。大喇嘛感觉“似乎所有最可爱动人的.事物都那么变幻无常,稍纵即逝,而且很不经久。战争,贪欲和野蛮的暴行不知哪天把他们毁得一干二净。他所亲眼目睹的那些情景还历历在目,他的头脑中又浮现出许多其他的情景:他看到那些国家在不断强大,但不是以明智的方式,而是凭粗俗疯狂的激情,这将会带来毁灭,他看到机械的威力在不断膨胀,已到了一个人只拿一件武器就足以与整个法王路易十四的军队相匹敌的地步。他也预感到当他们把大地和海洋都填满人类文明的废墟之时,他们就开始转向进攻天空,宇宙。”

但这还不是全部,他还预卜到将要来临的一个时代,人类为杀人技术而疯狂地兴高采烈,同时它就要在全世界狂热地猖獗起来。所有珍贵的东西将会处在危险之中,所有的书籍和艺术,一切和谐的,美好的事物,还将波及每一件保存了两千年的奇珍异宝,这些小巧的,精美的物品将在毫无防备之中像郎维的著作那样散失殆尽。

在大喇嘛心中,书籍,音乐,绘画等艺术是救赎人类心灵的灵丹妙药,只有守住香格里拉这片净土,人类才会守住最后的根。难道不是这样吗?当人类冷却()自己的欲望——一切罪恶的源泉,一心去研究书籍,音乐等艺术门类时,那整个世界将是一片祥和、安宁的景象,处处四季如春,阳光明媚,每个人的心灵都是那么纯洁,每个人都是得道高人,世界处处是香格里拉,没有贫穷,没有饥饿。

然而,这只不过是作者的理想。现实却是:自从上世纪80年代的开始,整个世界的发展正在践行大喇嘛的预言,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不断提高,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人类所引以为豪的高科技在这种极端天气下无计可施。

大喇嘛选中康维做他的继位人。如果选择留在香格里拉,康维也许会像那些喇嘛一样修行,去研究一门艺术,然后忘记自己的年龄,直到死去的那一天仍然保持年轻的面容。如果康维成为大喇嘛,他又会怎样治理喇嘛寺呢?然而康维却禁不住朋友的劝说逃离了香格里拉。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尽遐想。

《线》读后感14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作为一名教师该有的责任,爱心以及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教育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教育学生们怎么做人,怎么与人相处!同时,书中,也有一些教育的方法,很多的教育问题在我的班上也是遇到的,想想,真是惭愧,我的处理的方法似乎有失妥当。我想,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可以好好的反思反思,解决一些班上的问题!

书中,给我映像最深的有这么几段:

一、“大凡学习后困生,都是作业不及时完成,拖拉不止的学生。要抓好考试,一定要抓好作业,这对考试,对分数最直接最管用”这一点我很是同意,让我头疼的是很多次的作业总是有人拖拉,问了也没人承认,总是弄的自己很是疲倦!但看到管老师的方法——建立作业竞赛小组。觉得很是管用,立即实施,在班上分成8个小组,小组之间竞赛。结果,最经几天的作业交的总是又快又齐!

二、作业竞赛小组是把作业问题解决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因为早上一到班级小组长就要交作业,来一个交一个,使得班级纪律很差,无法安心读书。所以规定:早上到班级不交作业,认真看书,7:30大家都到齐了,统一交作业,3分钟内交完各科作业,课代表5分钟内,交给任课老师。这样既不浪费时间,又方便了组长查作业,自然也可以安静的读书了。

三、预备铃在我们班纪律总是做不好。学生铃声一响,总是静不下来,不能立即进入班级做好等待老师!之前就觉得要改正的坏习惯的决心,在看了管老师的书之后更加的坚定!

四、我是一名英语老师。英语中听写很重要!自然每一次听写前的几分钟对于学生也很关键,但是有时候还是得不到他们的重视,书中给我支了一招:可以给正在认真看书复习的学生特权,不论他听写成绩如何都不用重写,以激励其他的学生认真复习,这几分钟很重要!

以上的四点,仅仅是书中对于我个人来说比较欣赏的教学方法,在此感谢管老师,他的方法相信会帮助到我,帮助到我的班级!

除了上面的几个教学方法,还有几个故事也是让我很感动!暑假作业没做的小英,从最开始的说谎,到后来的承认错误,得到大家的接受和认同,这和管老师的爱的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六年级学生的过度,疯狂的追星行为,从最开始的恶意伤害,孤立小仪到后来的支持;自闭的`小;以及认为自己是笨蛋的阿涛......这些种种的小故事,管老师,他对孩子的爱,对孩子正确的教育手段和对事情全面的看法,让人更加的敬佩!

“ 教育无非是使人生活的更文明,更快乐,更自信,巨大而无奈的教育现实面前......我,一个教师,做了什么?无奈中做了什么?无奈中伤害了学生什么?我是不是已经将教育的思想收了起来,是不是讲教育的意义狭隘到了分数的地步......”

《线》读后感15

刚接到《一线教师》这本书,我还不以为然,自己不就是一线教师吗?还看什么《一线教师》?没想到一翻开书,我就爱不释手,连续五个晚上就看完了。看完书后,我自叹不如,我虽然是班主任,所做的却远远不如不是班主任的管老师!

管老师书中的“十个一线”即“一线作业学、一线纪律学、一线协助学、一线情感学、一线育人学、一线自立学、一线个案学、一线激励学、一线复习学、一线反思学” 给了我深刻的影响,也给了我无限的思考。书中列举的一个个案例,虽是作者亲历亲为之事,但却像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在管老师书中的“十个一线”中,我最欣赏的是一线作业学。在我十几年教学生涯中,最头痛的就是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每个班级中总会有几个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我总是把很多精力放在抓学生的作业上,但总是事倍功半,而且把自己弄个筋疲力尽。可是不抓又不行,就像管老师说的:要抓好考试,一定得抓好作业,这对考试、对分数最直接、最管用。大凡学习后困生,都是作业不及时完成、拖拉不止的学生,今天的作业明天交,明天的作业后天交,后天的作业老师的脑子里挂不住了,他们趁此溜作业的`号。管老师真是太了解学生了!上学期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学生——王帅鹏,他是个很聪明的学生,但很懒,总是不按时完成作业,所以语文成绩很不理想。我就利用下午放学后把他留下来补做作业,一个星期后,他连续几天能按时完成作业了。我以为大功告成了,就放松了警惕。没想到有一天我突击检查发现他又有三天日记没有写了,还骗我忘带作业了。我很生气,立即打电话给王帅鹏家长,了解到王帅鹏这几天回家根本没做作业,总是告诉家长作业已经在学校做好了。放学后我问他为什么不做作业,他竟回答:“第一天没做作业,见你也没检查,后来慢慢地就更不想做了。”我听了,无语。

于是,这学期一开始,我就在班里严格作业检查制度。班里挂了一个作业检查笔记本。记录学生每天作业完成情况。完成好的校信通表扬。不好或写的不够规范的。也发短信提醒家长认真辅导,迎头赶上。制度定下来之后,每天到校小组长提醒学生把作业放在桌子左上角。早读一下课我在班里一个一个检查。记录反馈。这样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就提高了。也认真起来了。

从管老师的“一线作业学”我得到启示,我发现自己在处理这方面的工作还缺乏足够的恒心和毅力,更缺乏足够的教育智慧。教学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除了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缺少一份耐心,我更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培养自己的教学智慧。

《《线》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